散装化遭遇城市化“笑脸”与“微笑曲线”泪水

2011-04-18 06:21:43

在灿若桃花的城市化“笑脸”背后
  城市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生命史在一个具体阶段、一个特定空间的聚焦点。列宁曾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城市的名言:“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亿万国人几十年前的梦想,如今早已经变成现实的生活一部分。到2008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5.6%,中国的城市人口已达到6.07亿人。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长,而如今又呈现出加速的态势。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50%,意味着将有50%的中国人居住在城市。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重心越来越离不开城市,城市化又将给我们带来多么美好的想象空间哪!
  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移居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76年的15.4%上升到2008年的44.9%,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兹曾经这样判断:21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有两件事:一个是美国的信息化;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随着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一种特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组织实体布局的组合形式----都市经济圈,也称之为大城市群集合或大都会区,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实践证明,大都市经济圈往往在国家经济总量(gdp)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力日益显露出来。
  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都市经济圈相比,确实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大西南的四大经济圈已基本形成,并且步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阶段。譬如,城市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铁路、地铁、机场、轻轨及房地产建设急速扩大,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及转型中,既起到了火车头的功能,又兼有化学反应釜的效应。此外,还表现为人口向城市大转移,城市区域的膨胀扩张,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自身功能的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过渡等方方面面。
  有记载,自1949年至1997年,我国城市数量由 132个增加到 668个,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由12个增加到81个;全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2.5%上升到30%,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从2740.6万人增加到2.14亿人,增长了 7.8倍;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长了10 倍, 50至100 万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增长了 4.8倍,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增长了6.4倍。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中国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数量将突破80个。城市区域扩张更是十分迅速。据统计,1984年全国 295个城市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6%,1996年城市市区土地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 18%。初步预计到2014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0%以上,2023年将达到60%以上,2034年后为70%以上。
  可见,倒海翻江般的城市化浪潮正迎面扑来,给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度带来沧海桑田的巨变,那呼啸而来的滚烫灼人的热浪,自然而然的会把水泥产业推向沸点,同时也会在市场冰河般的洗礼下促成一个低碳产业的新生。
  研判结论之一:汹涌澎拜的城市化洪流,神力无比,必然进一步推动水泥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大起大落,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总销量的力度在温和上升。
  每日穿梭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之中,当小别几日之后归来,都会惊呼城市长高了!城市发胖了!简单说来,城市化留在人的眼睛里的图像往往是这样的,看一看脚下那些被水泥覆盖硬化的地方,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无限度的横向平面扩展开来,以水泥凝固的躯体堆砌出纵向高度的增长,人们逐渐感到自己身在城市化的洪流中,正在被“硬化环境”的外壳包围得严严实实。
  国际经验总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第一点,当城市化处于30%-70%的这个阶段,意味着进入了一个不可逆的加速期。请大家务必注意这个阶段的两个重要特点:一则加速;二则不可逆。日本城市化始于明治维新,但直到1940年时,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可是就在1956到1973年不到二十年里,日本城市化开始迅猛加速,每年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平均达到42.9万, 1975年城市化人口达到75.9%。韩国城市化高速增长期是发生在1960至1990年,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第二点,凡是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也是水泥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说到此,人们自然要联想到“峰值”何时出现?以及增长期会延续多长?这是一个令业界纠结了几年也没有理清的老问题。尽管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但具有标杆意义的却是,当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时,水泥消费高峰值也必然会如期而至,并且成为了一道棱线鲜明的分水岭。国际统计资料表明:德国水泥消费高速增长期出现在1950-1982年,城市化率80%,人均消费量800公斤,增长期长约30年左右,峰值期为1982年;法国等西欧国家水泥消费高速增长期出现在1950-1970年,城市化率75%,人均消费量600-700公斤,增长期长约20年左右,峰值期为1970年代;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水泥消费高速增长期出现在1950-1980年,人均消费量600-780公斤,增长期长约30年左右,峰值期为1980年代;韩国及新加坡水泥消费高速增长期出现在1960-1990年,城市化率90%,人均消费量1000公斤,增长期长约30年左右,峰值期为1990年;日本水泥消费高速增长期出现在1950-1991年,城市化率78%,人均消费量700公斤,增长期长约40年左右,峰值期为1991年;台湾地区水泥消费高速增长期出现在1950-1993年,城市化率90%,人均消费量1350公斤,增长期长约40年左右,峰值期为1993年。曾有专家依据我国当下人均gdp和城镇化年递增率等因素进行类比测算,预计2025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时,再参照台湾地区人均消费水泥峰值1350公斤水平,到那时全国水泥总消费量理论上可达19.7亿吨左右,与2009年的16.5亿吨相比,大约还有3亿吨左右的增长空间。说实在话,影响人均水泥消费“峰值”出现早晚的因素众多,其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消长关系又十分复杂,所以要精准估测“拐点”的绝对值是不太现实的。尽管有报告预测:今后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将由过去的10%降至7%,甚至有出现:出口减速、房地产需求减速、城镇化速度放缓、劳动力增速下降、生产率增速下降和利率水平上升的六大现象,但是,在我国基本实现70%城市化率目标之前,即便在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水泥市场消费量大起大落的“几率”是很小的。
  诚然,面对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9%,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倍多的现状,业界及宏观决策层时不时响起“是不是到顶了”、“中国水泥消费‘拐点’迟早会出现”的声音,应该是理性思考和稳健决策的表现,也符合情理和一般逻辑。中国水泥协会权威人士在公开场合郑重发出这样的忠告:目前全国已经有24个省市区人均占有新干法熟料产能超过0.8吨。人均0.8吨是一个坎,是一个发展的转折点。这个“坎”有多高?离我们现在还有多远?留下一道难题让业界去思考。
  城市化在支撑水泥消费量增长中到底能释放多大的能量?一时很难作出量化的研判,但这里列出几个与水泥消费量增长关联度较高的影响因素,很值得业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1)要考虑到高标号水泥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的实际增长速度因素。高标号水泥的实际市场使用量和每年增长率两个指标,是一组值得期待的数据,无疑与考量水泥消费“峰值”到来的时间早晚密切相关。前些日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张人为曾提出:“水泥行业尽快‘以质代量’,实现‘优质、优用、优价’。在过去水泥工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低标号水泥产量的比重为60%左右,但现在工艺水平提高了,这一比重仍然没有减少,这一现象很离奇,也很不合理。此外,行业、企业、协会要联动起来提高混凝土标号。”所以说,用我国普通水泥产品与发达国家的高标号水泥产品做简单类比,其人均消费量数据口径的不可比性是客观存在的。拓展高标号水泥产品市场,关键看市场潜在的客观需求和企业主体的主观能动用的良性互动。(2)要考虑到建筑寿命使用周期长短的因素。我国是响当当的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可令人忧虑的是,水泥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比美国少了一半左右。现实中 “短命建筑”层出不穷,大量“青壮年”建筑纷纷在爆破声中化为一片浓烟和瓦砾。近日建设部权威人士曾预言:20年前建设的原有水泥建筑项目,用不了20年多数都需要重建。如果这个判断正确无误的话,从现在起到2030年,正逢我国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速期,而20年后的新一轮大规模重建期又接踵而至,二者如能相对接,那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即便是这两个阶段对接不如人所愿,但这两大拉动市场的因素则不自行消失,我国建筑市场水泥消费需求短期内出现 “倒v字型” 的走势,可能性也是不大的,等到这个“拐点”出现后可能会拐出一个“平顶山型”的轨迹,高绝对值的顶部运行时间较长,让我们静观其变吧!(3)要考虑到农村城镇化潜在市场的增长因素。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农村住房既有总面积约233亿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占13.4%,砖木结构占14.89%,二者合计占28.29%,其余70%以上大多为土坯、土石等原始落后的房屋。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水泥消费市场的巨大的潜力,早已引起了水泥企业的普遍关注,其市场空间是不可低估的。(4)要考虑到当前国内外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今天还处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国内房地产泡沫对水泥产业的影响尚存,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消化之路还很崎岖漫长。
  总之,科学发展是我们理性思考的立足点,仅从目前国家宏观、产业中观和企业微观的情况初判,概括为以下几点: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态势上看,继续拉动水泥消费量增长的动力,尚存较大后劲;从我国现实建筑物存量和需求趋势上看,人均水泥消费量可能会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一些;从我国水泥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上看,水泥消费峰值的市场“拐点”出现的时间可能会迟一些。
  研判结论之二:汹涌澎拜的城市化洪流,摧枯拉朽,并不会助推水泥市场粗放型的非理性“疯长”,低碳化产业之舟顺流而下,风帆上飘扬起绿色旗帜。
  城市化是一把地地道道的双刃剑,它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更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和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的不和谐变奏愈演愈烈。由于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超出想象的新变化,诸如十分有限的耕地资源被吞噬、城市环状扩张带来了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恶化等生态难题相继显现。为此,除了城市人口比重的快速上升,中国城市化进程显现出国际化、群落化、生态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低碳化”、“绿色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都成了水泥产业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容迟疑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有效制约着中国水泥市场非理性的增长。
  如今众多投资者站在城市化洪流中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血管里扩张的“荷尔蒙”还在蠢蠢欲动,急不可耐的欲释放“膨胀”的激情和能量。此时,如果把制约水泥产业链发展的两个关键端,客观而理性的摆在人们面前,就会看到市场绝不是“单边上涨”那样的简单。一是产品源头端的矿产资源约束,再生和替代资源综合利用势在必行。我国石灰石矿产资源大约在30年左右有可能消耗殆尽,又该怎么办?没有了资源,国将不国,民不聊生,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了科学而长远的发展,除了给那种盲目追求产能扩张、低层次产品市场规模的贪婪泼上几瓢冷水之外,业界还应该做出更行之有效的调整动作,如构建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化,加快再生资源利用步伐,提高高品质水泥的市场消费量,科学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比,等等。二是市场消费端的建筑能耗约束,低碳建筑成为主流趋势。一个经常常被忽略的事实: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它才是导致城市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的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全国既有建筑中99%为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房屋面积16~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汹涌澎湃的城市化使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污染效应和拥挤效应,一股脑的涌到城市的个个角落,令人一时难以招架。
  现今人们还陷入了一个“望文生义”的误区,绝大多数人普遍认为低碳建筑只局限于建筑项目和建筑物本身的,其实国际化的低碳建筑定义:包括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当城市化遭遇低碳化,对于与低碳建筑并行不悖的散装水泥产业来说,并不只是技术升级层面的需要,其本质是一种新型产业经济的市场特征。这对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的中国而言,其社会综合效益及对世界节能减排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研判结论之三:汹涌澎拜的城市化洪流,飞流直下,水泥市场结构的重心日益向终端市场靠拢,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和技术服务实时化将成为市场主流趋势。
  城市化,一方面提高了市场消费密度,即单面积水泥的年消费量增加,所以,城市及周边地区就成为了最具有市场价值潜力的“黄金地带”,吸引各路资本玩着命的在这里群雄逐鹿;而另一方面,恰恰是城市化产生的市场“挤出效应”,使得水泥生产加工企业不得不退出城市中心区域,到既不能紧靠着远离大销区的原料矿山的偏远地带,又不可能在离城区太近的地带谋求生存空间。
  现实的情况正如我们上面分析的那样,厂商区位布局的新格局,致使水泥生产商面临着水泥矿石原料物流成本、产品配送物流成本的两方面增长压力。业内人士都清楚看到,水泥产品的效益不仅受生产成本影响,而物流运输成本影响是很大的一块。实际上,水泥行业大路货的初级产品平均吨毛利率只有几十元,由于运距延长、能源消耗、人力成本和道路公共收费四项费用支出的增加,导致吨物流成本增长几十元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假如某个项目水泥生产成本降低了约10元/吨,可是平均运输半径却增加了一倍,单程汽车运费就会增加40~50元/吨,况且没有把高速公路过路费用计算在内。可见,城市化和低碳化迫使水泥生产商区位的转移,由此带来的矿石原料和产品配送两项物流成本的上升,想要通过大路货的初级产品的毛利来消化是不太现实的,逼上梁山,企业必然要寻求通过水泥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扩大毛利率。
  事实上,建筑终端市场向来对大路货水泥初级产品施工效率低和环境成本转移,存在着一种利益机制上的客观排斥力,希望上游生产厂商提供更省事、省心、优质、便捷的项目产品,降低项目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就成为了水泥产品市场的新需求。早有业界有识之士曾大声呼吁:水泥工业发展应向混凝土及部品部件化延伸 ,走延伸上下游全产业链之路,生产混凝土及预制品等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行业毛利率,可以有效的扩大市场辐射半径,打破区域产品的局限。国际上的成功做法告诉我们,跨国水泥集团从来就不只是单一水泥原料的生产者,都建有自己的骨料厂、商品混凝土及水泥预制品工项目,并且能够为终端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售后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这本是市场发育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令人高兴的是,目前国家水泥产业政策鼓励支持水泥企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发展优质低耗能的砂浆等终端产品,逐步实现水泥制品部件化 。
  说到水泥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总还有的老板会纠结在水泥原料规模经济上,盯着眼前的利益不愿放手。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增大引起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而导致的经济,即生产规模增大对收益的影响。在一定的规模限度内,企业规模增大后,效益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增大的幅度,即n倍投入产生了大于n倍的产出。所以说,我们强调规模一定要适度合理,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并不是越大越好。水泥协会权威人士曾列举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案例:辽宁某水泥厂建一条2000t/d生产线的时候一年利润一个亿,两条线下降到五千万,第三条线投产的时候变得没有利润、甚至造成亏损。衡量适度规模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衡、地区差异、水泥消费密度等要素的缜密考量来决定的。在这里,斑竹虽不是专题阐述水泥原料产品的规模经济到底多大更适度,还是想顺便说上几句:尽管仅仅从数字上比较,目前全国平均水泥企业生产规模只有65万吨,与世界平均规模90万吨尚有1/3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扩大规模。例如,华东、华北等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2万元以上,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万元以上,城市间距较小,高速公路网发达,水泥消费密度大,水泥生产规模就应该大一些,但又受到矿石原料成本、环境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市场竞争对手多的诸多因素的制约;西南、西北地区虽说占有矿石原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的优势,但人均gdp仅在1万元左右,人均固定资投资也就5、6千元,水泥消费密度小,物流运输距离长,加上地形条件差,所以合理规模也不可能过大。总之,规模经济必须要区别市场禀赋条件来具体分析具体研判,不可盲目攀比跟风,更何况产能严重过剩的红灯警报早已闪个不停。
  书归正传,水泥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同样也存在适度规模的问题。由于历史和市场发育的多重原因,导致了我们企业在这方面还处于开始起步阶段,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水泥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适度规模经济可能是散装水泥产业化的最佳选择。为什么这样讲?其根据是:这一地区城市化程度高、都市经济圈的市场需求空间大,水泥市场消费密度大,建筑市场科技水平较高,施工项目环境生态成本高,追求施工效率和场地、时间利用效率高,且目前同类项目市场进入者相对较少,所以完全具备发展水泥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项目规模的条件。如今回过头来想一想,当我们的企业还在为水泥原料产品扩大产能沾沾自喜之时,拉法基已经把主战场转移到了终端产品的规模扩张上来,其战略布局的深谋远虑是我们远远不及的。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浏览《散装水泥》杂志本栏目的上一篇博文:《决战终端》,也许不会让你白白花费了宝贵的时间!
  挂在“产业微笑曲线”腮边的三滴泪
  话接上文,面对城市化飞驰而来的高速列车,不禁发问:水泥企业准备好了吗?行业准备好了吗?企业决策团队准备好了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城市化,不仅仅带来的是市场空间的肥美“盛宴”,等着你去赴约,与此同时,城市化更是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在这样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中国水泥企业承受着更多的是压力和挑战。因为这场恢弘大戏的大幕已徐徐拉开,我们甚至还没有找准角色备齐行头,可相比之下的竞争对手拉法基则完全不同,人家领先一步,早就开始了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一登台亮相并赢得了阵阵喝彩,名利双收。
  然而,要知道我国水泥产业现状和差距又在哪里呢?早有客观科学的考量尺度标准早就摆在那里了,只要把世界公认的“产业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图覆盖到我国水泥产业的脸上,一切都会水落石出了。
  当今全球产业成熟化、市场饱和、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产业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巧妙而形象地用一个两端上翘的微笑嘴型,描述了产业附加值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定位,即集中在该曲线上翘的两端,左侧一端是研发,代表着创造智慧财产权能力;右侧一端是营销,则代表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能力,而中间下沉部位是制造环节,表明这一链环的产业附加值是最低的。可以说“产业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既惟妙惟肖又科学客观,警醒企业欲想实现持续发展、永续经营,就不能死守着生产制造链环,必须不断向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
  纵观当下,作为技术成熟、进入门坎低、低附加值的中国水泥行业,正面临着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产品市场盈利周期缩短,昨天的利基产品转瞬间就变成微利,向高附加值整合性服务的区块转型已别无选择。在市场的竞争中,任何一户企业不可能做到永远保持技术提升的态势,市场策略也不可能永远保持领先,可面对现实又该怎么办?最惯常的做法就是靠不断地扩充产能来维持获利,这也是当前一些大型水泥企业为什么会陷入“扩张再扩张”的怪圈的根由,何况又多了一个扩大集中度的幌子。实事求是的讲,传统水泥制造业处于“产业微笑曲线”的最低点,恰恰是缺少两个高端价值点:研发设计、营销及服务的综合素质,暴露出产业发展尚处于幼稚阶段软实力弱的软肋。尽管我们在水泥制造链环中,企业数量之多、产能规模之大、生产制造技术装备之新、市场需求之强劲,都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但昭示给世人的还是一张两个嘴角曲线向下耷拉的难看的“脸”。据来自中国水泥协会的信息,十一五期间,水泥行业技术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1300多条新型干法窑,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重超过50%。那些耗费巨资进行超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在技术工艺上与全球一流行业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搞不好,可能会由于整个产业素质低下,再次上演上演现代版的“东施效颦”。
  说实话,国人不情愿又无法回避的水泥“产业微笑曲线”上,清晰地挂着三滴大大的泪珠,与城市化那副“笑脸”叠加之后,构成一张尴尬而带凄苦的容颜。第一滴泪是科技水平低、智能附加值低。这里指的是全产业链的整体科技水平低。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制造水泥技术与国外水平相比,相差不多,甚至有的设备可能比国外高出了一大截子,但那不过是一个硬件而已,况且当今处在资本流动性过剩的阶段中,那些又都是极容易做到的事情,真正的产业制高点应该在软实力上,譬如说,产品科技含量怎么样哪?材料科技含量怎么样?现代物流科技状况怎么样?建筑市场科技水平怎么样?管理团队综合素质怎样哪?产业整体素质又怎么样?当业内人士的心中泛起以上这些问号时,人人对于答案都是心照不宣。第二滴泪是营销弱化、商业模式落后。当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了终端层面的产品优质化、部件化上,企业原来奉行的单一产品买卖的传统模式就会失灵,取而代之的是为终端市场客户提个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及其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要推出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商业运行模式。有资料显示,拉法基集团超过一半的研发预算用于为可持续建筑领域开发新的增值解决方案。第三滴泪是组织模式落后、产业素质差。先进的组织模式是现代商业模式和产业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产业成熟的根本标志。这个问题对我国水泥企业来说,似乎还比较超前,还有些陌生,目前基本上还没有破题。一些领头羊企业们还沉浸在横向兼并扩张的喜悦中,根本就无暇顾及。此时,再把竞争对手拉法基做为标杆立在人们的面前,理性的业内人士会察觉到其榜样的价值,肯定大大胜过对手的价值。
  眼泪是苦涩的,它说明了我们在发展模式上,还没有摆脱传统水泥行业“身子沉、包袱重”的羁绊,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向“轻型企业”转型。所谓轻型企业,既是“轻资产的企业”,一般表现为:固定资产少,可变资产多;“固定”成本少,“可变成本”多;着重于构建企业产品设计、品牌建设、营销渠道、客户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资产,而把自己缺乏或不具备优势,或难以管理的业务环节及其运营,尽可能交给合作伙伴,减少自身的投资和管理成本,以极少资源撬动大量资源,以软实力运转重资产,最大限度的拓宽盈利空间,同时也降低了运营风险。有人把“轻型企业”的实体解构和重构,形像的比喻为金属液体那样,原子之间互不排斥且更容易结合,随意变形具有高柔性度,冷却后却又强度更高、弹性更好、坚韧度高,具有高抗风险力和高运营效率。
  “轻型企业”是一种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生态圈。在发展模式重建上,基于企业间价值观趋同、利益统一和关键资源能力互补集合在一起,通过信息流撬动产品流、服务流和现金流,掌控和管理整个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系统下的一体化,促进各种优势资源充沛流动,进而成为一个刚柔结合的虚拟企业实体。在商业模式重构上,按照产业价值环节、产品组合、管理职能、业务流程等无限细分和聚合,为客户提供高消费价值,重构的企业得到高商业价值的回报。
 
 还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笑比哭好”
  什么是中国水泥行业“产业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破涕为笑的仙丹妙药,那肯定离不开产业升级。所谓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通过从低技术向高技术、从低加工度和低附加价值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价值发展,实现产业提升和产业结构演变。
  产业升级是通过系统提升优化来实现的,但不会造就“独行侠”。 实际上,产业升级既包含了先进技术、先进手段、先进管理、先进观念等在现代产业中的运用,也是创立新的产业完成整个生产体系的改进和提高。水泥产业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产业链环单兵冒进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其他链环发展滞后甚至缺位时,即便源头产品的制造链环具备了较强的优势,那还是无法摆脱“龙头”甩不动“龙身子”的窘境;即便是现代物流链环单项搞得很突出了,那也是一个中间难以带动两头的困局。为此,培育发展散装水泥产业,恰好是系统提升优化的有效途径,这正是水泥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
  产业升级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但不能玩“单枪匹马”。产业升级是以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结合为条件,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为前提,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进而引起产业模式的大变革。换句话说,单纯的某项技术如果没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催化作用,或者失去了先进生产方式做载体,都不可能推动产业的巨大进步。比如说,当前新兴干法水泥工艺技术已占据了半壁江山,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有目共睹,可现实中的产业模式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那这项技术即便先进到了尖端的程度,其市场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沦为加剧产能过剩的助推器,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状况不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容置疑,技术创新是基础,是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决定性的要素不是生产技术而是生产方式。为此,我们所谈的水泥产业升级,实质上是产业模式和产业效率的升级,它包含了工程技术、管理技术和市场技术等等。所以,单纯强调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忽视产业模式的创新和提高,本身并不能构成产业升级,甚至还可能导致产业倒退。
  产业升级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的,但不能搞“温吞水”。淘汰落后低效率产能,打造现代高效产业,是水泥产业升级不可缺少的步骤,甚至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近日,国务院发文强令淘汰水泥落后产能,其决心和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政府通过政策指引、制定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目标,当好产业新秩序的规则制定者和临场裁判者,是必要的,应该有所作为。但是,这不能说明政府在现代产业发展中是万能的,违背产业规律和市场规律,可以随心所欲的越俎代庖,曾经发生过多次的、代价巨大的苦酒,至今让我们还记忆犹新,有鲠在喉!现代产业在市场中存在的意义和生命力,就在于看它有没有需求和效率可言,资本与生俱来就有的逐利本性驱使她总是会流向效率高、潜力大的市场中,在哪里安营扎寨。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依据产业秩序的游戏规则参与竞争,必然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产业要素优化组合、产业素质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产业升级是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实现的,但不能玩“老一套”。产业升级的最核心的要素是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说通俗一点,就是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之上的超额剩余价值,也可以解释为“附加”在“基本价值”或“初始价值”上的那部分新价值。由此看来,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标志着产业升级的水平和实际市场效果如何。基于“附加值定理”,附加值同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成正比的,即产品附加值越高,其市场占有率越大;附加值同商品价格又成反比,即附加值越高,其产品价格越呈下降趋势,即通常讲的“价廉物美”。而实现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一是离不开生产高效率,二是离不开市场营销。
  一般逻辑告诉我们“笑比哭好”,但更要看谁能真的“笑到最后”!

top
返回请选择
返回请选择